實驗室注意事項有哪些
一,實驗室急救措施
皮膚接觸:脫掉被污染的衣服,用肥皂和水清洗皮膚。
眼睛接觸:提起眼瞼,用流水或生理鹽水沖洗,及時就醫。
吸入:迅速離開現場至空氣新鮮處,保持呼吸道通暢。
食入:用水漱口,喝牛奶或蛋清,并及時就醫。
滅火方法:用水、霧狀水、砂土、二氧化碳滅火。
二、保護計劃
密閉操作,加強通風,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戴上氯丁橡膠手套,避免將化學試劑滴在皮膚上。遠離火源和熱源,避免產生粉塵。 避免接觸還原劑、堿和醇。搬運時,請小心裝卸,以免損壞包裝和容器。配備相應型號和數量的消防設備和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
三、實驗室危險化學品
根據國家標準中的定義,危險貨物是指具有爆炸、易燃、中毒、腐蝕、放射性等危險特性的貨物。在處理和處置過程中,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死亡、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的需要特殊保護的物質和物品。
四、實驗室物品分類:
分為化學品按物理危害、健康危害或環境危害的性質分為三類。 具體類別如下:
(1) 物理性質: 1. 炸藥; 2. 易燃氣體; 3. 易燃氣溶膠; 4.氧化性氣體; 5. 加壓氣體; 6.易燃液體; 7. 易燃固體; 8. 自反應物質或混合物; 9. 自燃液體; 10. 自燃固體; 11. 自熱物質和混合物; 12.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或混合物; 13.氧化性液體; 14. 氧化性固體; 15. 有機過氧化物; 16. 金屬腐蝕劑。
(2)健康危害: 1.急性毒性; 2. 皮膚腐蝕/刺激; 3. 嚴重的眼睛損傷/眼睛刺激; 4.呼吸道或皮膚過敏; 5. 生殖細胞致突變性; 6. 致癌性; 7. 生殖毒性; 8.特異性靶器官系統毒性-單次接觸; 9. 特異性靶器官系統毒性-反復接觸; 10. 吸入風險。
(3)環境危害:危害水生環境